close

小雯的蟹足腫(長長的那個就是~)




小雯本身有蟹足腫體質,服務的顧客裡有部份的水水媽咪也有這方面的困擾


來自《大家健康雜誌》裡的這篇報導,詳細說明足腫的原由與如何照顧~


看完這篇報導也請與周遭的朋友們分享喔!


 



女星徐若瑄曾透露自己有蟹足腫體質,每次傷口痊癒後,都會冒出一截硬硬的肉,也因此,不敢開刀治療困擾已久的拇指外翻。資深藝人孟飛患有蟹足腫,兒子孟翔因摳破長在胸前的青春痘,傷口癒合時,疤痕向外擴張,才知道自己也遺傳到蟹足腫的體質。


統計資料顯示,深色人種發生蟹足腫的機率較高,黑人約410%、黃種人約23%,白人則約1%,黃種人則約23%,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秀欣表示,目前上門求診的病患約30位中有1位是蟹足腫患者,他們多因傷口不斷增生疤痕而來求診。


10幾歲~30歲 是好發族群


蟹足腫是體質所致,當受傷或開刀,傷口深入真皮層,疤痕在癒合過程會因組織過度增生、向外擴張,超過原本傷口的範圍,甚至腫大,形成不雅觀的疤痕,有時會感到痛或癢,也因向外延伸的傷口,形狀有如螃蟹的前腳,因而稱蟹足腫。


通常好發在下巴、脖子,延伸到胸前、背部、臀部、手臂、耳垂、關節等部位,好發年齡為10幾歲青少年~30歲的成人,因這年齡層的皮膚張力較大,疤痕更易增生。


另外,與蟹足腫相似的病為「肥厚性疤痕」,主要是傷口沒處理好,由於受傷處皮膚張力較大,疤痕會大過傷口或長在傷口上,呈現較為凸起的狀態。約半年或更久,肥厚性疤痕會自行消退,傷口也會逐漸穩定,不像蟹足腫會愈來愈大。


假如想檢視自己是否有蟹足腫體質,可從注射卡介苗處是否增生組織窺知一二,但無法百分之百肯定。有蟹足腫體質的患者,多半是開刀或受傷,察覺傷口皮膚組織不斷增生才發現。


若非得開刀 術後照顧有訣竅


蟹足腫病患的體質不適合開刀,若不得已要開刀,怎麼處理?書田診所皮膚科暨雷射美容中心主任蔡長祐、與北醫皮膚科主治醫師蔡秀欣表示,「應避免傷到真皮層的行為,減少不必要的手術;若一定要開刀,則要細心治療、照顧傷口,且時間別拖太久。」


像孕婦若必須剖腹生產,可事前告知醫師,產後做好術後預防,像貼美容膠或矽膠片並配合按摩,都能使傷口軟化,預防長出蟹足腫、減輕傷口負擔。假使已產生蟹足腫,在增生組織未變硬前,持續按摩,也能避免情況惡化。若要貼美容膠,建議貼36個月,也可使用束腹帶,促進傷口復原。


曾有孕婦因為不知道自己有蟹足腫體質而開刀,造成傷口處多了3公分寬、1公分厚的蟹足腫,蔡秀欣表示,「一旦發現傷口有異樣,就要馬上處理,不能視而不見,以免拖愈久愈難治療。」


有蟹足腫體質 切勿穿耳洞或刺青


另外,時下年輕人為了追求流行,有些人會穿耳洞或刺青,這也是有蟹足腫體質的人不能做的事。因為刺青會傷到真皮層而引發蟹足腫,即使後來接受治療,刺青部位也會不雅觀。


至於穿耳洞,往往會在耳垂邊長出蟹足腫,模樣嚇人,醫師建議蟹足腫患者,應好好照顧身體,不要為了一時的流行、愛美,在身體留下醜陋的疤痕。


再者,蟹足腫傷口復原期間,盡量不要拉扯傷口,否則復原速度會較慢,也會讓傷口擴張更嚴重。假如細心照護,臉部通常會是復原最良好的部位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行動美容師- 小雯 的頭像
    行動美容師- 小雯

    行動心 Home Spa 專業到府美容美體(行動美容)

    行動美容師- 小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